本文目录一览:
- 1、多肉植物的来历和作用
- 2、多肉生长过程?
- 3、多肉植物怎么种出来的
- 4、多肉植物是怎样生长的
- 5、多肉植物是从哪里来的?
多肉植物的来历和作用
多肉植物大多原产南、北美洲,包括美洲大陆及邻近海岛,欧洲一些航海事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是最早开始对仙人掌类植物进行栽培和研究的。我国近几年引进的仙人掌类植物逐渐增多,但是对仙人掌植物的研究和应用工作还只是在起步阶段。
仙人掌植物在国外的研究及应用
全世界仙人掌植物共约2000余种,它们都属于高等植物。1496年哥伦布的船队在第二次远航美洲返回西班牙后,带回了从加勒比海一些岛屿上采集的仙人掌类植物,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这是有关仙人掌最早的记录。据考证,欧洲最早刊登仙人掌类植物资料的是西班牙,1535年《新西班牙植物之历史》上刊登了一幅仙人掌类植物的版画。17世纪植物学家已经对仙人掌类植物进行了植物学上的分类研究。
最初只有贵族对仙人掌感兴趣,后来中产阶级也有机会接触到仙人掌。1892年德国的仙人掌团体形成了。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多肉植物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的认识,但也造成了原产地大量植物品种的流失,最终1973年在华盛顿通过了"仙人掌原产地种类保护法",使原产地的植物品种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今天每一位多肉植物爱好者都能从庞大的园艺供应体系得到自己喜欢的稀有品种。在美国、欧洲,世界各地爱好者们组织起来成立了"多肉植物俱乐部",这群有共同爱好的人们的活动包括种植多肉植物、看植物幻灯图片、交换品种、旅行去购买多肉植物、发表最新发现、分享多肉植物的生长和养护经验、保护自然界的植物。随着网络的发展,多肉植物爱好者们也将俱乐部发展到网上,如美国、日本、墨西哥等国家都有专业的多肉植物网站,世界各地的爱好者们都能通过互联网了解到最新的商业及品种信息。
世界上也有相当一批专门从事仙人掌及多肉植物研究的植物学家,其中有德国植物学家Werner Rauh,其着作有《马达加斯的多肉植物》,其中详尽地描述了生长在马达加斯加的棒糙树、芦荟等植物的特点及习性,向世人展示了原产马达加斯加奇特的多肉植物。还有南非的植物学家Gideon F. Smith,其着作有《世界上的番杏科植物》,其中详尽地介绍了原产南非的番杏科植物的特点及养护方法。
多肉植物的种植已经进入工厂化阶段,可以像普通的鲜花一样大批量生产,组培苗、扦插苗在花卉的世界交易中占了一定的比例,人们可以从世界花卉市场上购买到品质、规格相同的仙人球,世界各地已经有大量苗圃生产与多肉植物有关的产品,人们可以购买到成批最的多肉植物品种,小到只有几厘米大的松露玉,大到五米高重达数吨的巨人柱,通过互联网的订购、飞机的运输,人们可以轻易获得大量这些奇特而珍贵的植物。
仙人掌植物在国内的研究及应用
我国不是仙人掌的原产国,虽然在海南、云南、四川有少量仙人掌分布,但是品种单一,只有仙人掌属的仙人掌,其观赏价值及商业价值较低,多肉植物在20世纪初传入我国,当时只是在沿海的个别城市有人栽培,如厦门、广州等地,只有那些与国外有交往的人们通过亲戚朋友从国外少量地带回几株,普通人是很难一见的,多肉植物成为有钱人专有的爱好。多肉植物的普及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展开的,尤其是近几年,一度掀起了多肉植物热。全国大大小小的花卉市场都可以见到仙人球的身影,品种也日见增多,多肉植物爱好者们也有机会拥有自己向往已久的品种了。
国内在北京、上海、武汉、杭州已经成立了多肉植物协会。多肉植物种植业和多肉的爱好者们有了交流的地方。国内互联网上的多肉论坛也逐渐增多,多肉联萌也是因此应运而生的,爱好者们可以在网上进行多方面的交流。
近几年国内几大植物园为了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观赏需求,也不断增加了对仙人掌的搜集。北京市植物园、厦门植物园、上海植物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但是我国的仙人掌主要还是依靠进口,从韩国进口绯牡丹,从日本进口杂交的品种球,从美国进口仙人掌品种球。国内虽然有一些人在种植多肉植物,但是其规模和品质还很难和国外相比较,仙人掌植物的定名也主要依靠引用日本出版的相关书籍。在新品种的选育、培育上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PS:这是比较早期的文章,现如今,景天大热,从韩国美国荷兰进口的是大量的景天科多肉,从日本进口的除了品种球还有十二卷。
多肉生长过程?
两种情况:种子发芽-长出子叶-成苗-开花-授粉-结种子-继续成活
另一种情况:新鲜叶片(生长点完好)-生长点发红-生根-扎根-长成小苗-长大成苗
扩展资料
多肉植物的特点
从整体上说,植物营养器官中的某一部分,包括根、茎、叶等,若具有能够良好贮藏水分的发达薄壁组织,在外形上具有相应的肥厚多汁特征的植物都可以称之为多肉植物。在广义的分类上,仙人掌也属于多肉植物的一种,而在狭义含义中,多肉植物又特指除了仙人掌之外的多肉植物。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多肉植物研究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杂交选育、人工诱变技术的不断发展,多肉植物的分类也变得越来越细化。从多肉植物的生长特性上看,由于其在半干旱或者干旱地区能够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故而一般认为多肉植物具有天然抵抗因自然环境造成的干旱灾害特性。有研究表明,在多肉植物的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干旱的气候特征,其自身的营养器官能够储存大量的水分与养分,因此叶片稀少、退化成刺或者完全退化。当多肉植物处于极其恶劣的生长条件下时,植株则会停止生长并进入休眠期。而从多肉植物的栽培、管理方面上看,由于多肉植物的强大生长特性,如耐旱、抗逆性强等,其栽培管理也显得相对简单,另外,多肉植物个体微型化,在栽培用地上,所占的面积也不会太大,加上多肉植物自身具有十分强劲的繁殖能力,因此在花卉市场上多肉植物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多肉植物怎么种出来的
多肉植物的繁殖方式有很多种,因其叶片具有较高的植物细胞全能性,因此市面上大多数的多肉都是采用无性繁殖的方式来大批量生产的,例如叶插、砍头、扦插等方式。
另外,为了满足品种上的多样性,有很多新品种的多肉都是通过不同品种授粉杂交,产生种子而繁殖出来的。
(叶插是最为常见的多肉繁殖方式,也是大多数肉友可操作性最强的一种方式)
多肉植物是怎样生长的
1、光照:尽可能将仙人球放到日照时间长的地方,而不是光线最强的地方。对植株补光,应当延长光照时间,而不是因为光线弱为增加光强补光;
2、浇水:应当保持盆土有足够的湿度,尤其是附生掌类,它们需要土壤较长期地湿润。因为他们生长在枯叶或树枝上,为了保持自己的水分,只要根系一发现水分威胁,马上就会关闭气体交换,也就减少了生长量。大多的沙漠仙人掌多肉植物,都可以在干旱(植物无法从土壤中吸收到水分了)后一个星期,仍能正常进行气体交换,因此浇水可以一个星期浇一次;
3、施肥:市面上大多的仙人掌多肉植物栽培书籍都说少施或不施N肥,这个是不全面的。应当适当地施氮肥,否则植物会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施肥时应当施用一部分有机肥,因为有机肥在分解时释放C02,会促进植物的生长;
4、空气湿度:应当增加晚上的空气湿度,降低白天的空气湿度。晚上高空气湿度,有利于仙人掌等CAM植物进行CO2的摄入。对于露天栽培的同志们,晚上要适当喷点水。而白天的高空气湿度,会让植物的蒸腾量下降,增加水分含量,形成虚胖。
5、温差:除非放在温室,或空调房,我们很难改变温差的。这个不要过多考虑了。
6、花盆:尽可能使用四周透气的花盆,比如紫砂盆,陶盆。如果用塑料盆应当用较大颗粒的介质栽培。因为有研究表面,用花盆播种植物,发现植物的第一片叶子就比大田中长的小,因此希望能够通过透气性来改善这个问题。
多肉植物是从哪里来的?
多肉植物喜欢凉爽的半荫环境,主要生长期在春、秋季节,为多肉植物中的“中间型”品种。耐干旱,不耐寒,忌高温潮湿和烈日暴晒,怕荫蔽,也怕土壤积水。生长期应给予充足的光照,若过于荫蔽,会造成株形松散,不紧凑,叶片瘦长,“窗”的透明度差。如光照过强,则叶片生长不良,呈浅红褐色,有时强烈的直射阳光还会灼伤叶片,留下难看的斑痕,在半荫处生长的植株,叶片肥厚饱满,透明度高。生长期浇水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避免积水,更不能雨淋,尤其是不能长期雨淋,这些都是为了避免烂根。但也不宜长期干旱,否则植株虽然不会死亡,但叶片干瘪,叶色黯淡,缺乏生机。但多肉植物品种繁多,习性各不相同,栽培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论。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