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金毛狮王谢逊(金毛狮王谢逊的武功)
- 2、谢逊教张无忌武功口诀的第一句是什么?
- 3、谢逊的七伤拳天下闻名,到底有什么厉害之处?
- 4、金派武学之“七伤拳”
- 5、空见大师死时说谢逊练成七伤拳还是打不过成昆,这到底为什么,成昆有嫩厉害吗?
- 6、谢逊的武功绝学
金毛狮王谢逊(金毛狮王谢逊的武功)
提起金庸武侠小说里面的“狮王”,估计有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倚天屠龙记》里面的金毛狮王谢逊。谢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他跟成昆一样,都是被命运折磨,进而被仇恨冲昏头脑的可怜人。
其实很多读者,都误解了谢逊这个角色。谢逊的外表是一位铁塔般的壮汉,虎背熊腰,身躯魁梧。在首次出场的王盘山之战中,谢逊大杀四方,谈笑间吃毒盐,饮烈酒,再加上声势雄壮的狮吼功,这明显是一位快意恩仇、粗犷豪放的燕赵大汉。
其实谢逊的内心跟外表反差极大,金庸先生通过大量笔墨,告诉我们“金毛狮王”谢逊原本是个知书达理、博闻广识的儒雅君子。
在明教高手里面,只有两个人称得上“文武全才”,一个是光明左使杨逍,另一个就是金毛狮王谢逊。紫衫龙王黛绮丝不顾众人反对,执意嫁给韩千叶,明教只有阳顶天和谢逊到场庆贺。而且,谢逊对张无忌的疼爱无以复加,张无忌的武功根底,全是谢逊一手打下的。
谢逊年轻的时候,背负深仇大恨,犯下了不少弥天大罪。独处孤岛十几年之后,他实则只剩下了满心的愧疚和忏悔,哪还有昔日凛然神威的影子?谢逊的武功,主要就耽误在独处冰火岛的这十几年里面。这十几年谢逊的武功也有进步,却无法跟中原武林高手相提并论。
谢逊在冰火岛上花费大量精力时间来苦苦思索屠龙刀的秘密,即使他把刀身上的每一道纹理都摸索一千遍,他也想不到刀身里面藏着百胜兵法《武穆遗书》。即便谢逊利用冰火岛上的岩浆熔了屠龙刀,他双目已盲,也看不见《武穆遗书》。何况《武穆遗书》又不是武功秘籍?
屠龙刀对谢逊来说就是一场春秋大梦,江湖上人人传言得到屠龙刀就能号令群雄,莫敢不从。可这终究是传言,得到屠龙刀的每一个人都没有好下场。谢逊千辛万苦得到了屠龙刀,反倒不如用这十几年时间练一练其他武功,例如七伤拳。
谢逊再次回到中原时,武功修为已然比不上鹰王殷天正,比起宋远桥和俞莲舟更是相差甚远。此时的谢逊,加上手中的屠龙刀,上限也就是超过龙王、蝠王一点点的水平,比杨逍、范遥差很多。
在“射雕三部曲”中,除了金毛狮王谢逊,还有一位“狮王”,此人就是《神雕侠侣》中的“金甲狮王”史叔刚。史叔刚是“万兽山庄”五兄弟里面的老三,神雕原著评价此人武功“超逸绝伦”。
史叔刚的武功有多强?他被霍都偷袭暗算,受了内伤。在受内伤的情况下,史叔刚能够硬扛杨过三成掌力,而且没有多大问题。《神雕侠侣》原著描写如下:
杨过左掌伸出相抵,微微一笑,使上了三成掌力。他十余年来在海涛之中练功,掌力倘若用足了,别说血肉之躯,纵然大树厚墙,也必一掌而摧。史叔刚曾得异人传功,内力亦不同凡俗,身子微晃,竟不后退。
史叔刚硬扛杨过三成掌力,居然只是身子略微晃了一晃,一步都没有退。如果史叔刚没有内伤,应该可以硬扛杨过五成掌力甚至更多。史叔刚要是依靠后退几步来卸力的话,杨过五成掌力不一定打得赢巅峰状态下的史叔刚。
史叔刚不仅仅是内力强,招式同样狠辣凶猛。“西山一窟鬼”里面的两位高手,差点被重伤状态下的史叔刚一招秒了。最后“西山一窟鬼”足足用了五个人,才把史叔刚勉强困住,却只敢在边上打poke,根本不敢近身肉搏。
杨过五成掌力有多强?如果把武功大成的杨过跟武功大成的张无忌同等看待,明教中人无一人能顶得住张无忌五成掌力。范遥头一次见明教新任教主,觉得张无忌太年轻,就想试试张无忌的武功深浅。范遥在招式上能够跟张无忌比划七八十招,但内力对掌却一招也接不住。张无忌一掌,就能把范遥秒了。
张无忌左手抓住他胸口往上一抛,苦头陀一个庞大的身躯向上飞起,砰的一声巨响,乱石横飞,这一掌威力无俦的掌力,尽数打在乱石堆里。
所以,“金毛狮王”谢逊的武功,比不上金甲狮王史叔刚。
史叔刚在杨过的帮助下,得到了九尾灵狐的血,内伤痊愈了。巅峰状态下的史叔刚,打金毛狮王谢逊应该问题不大。内伤痊愈后的史叔刚,在未尽全力的情况,轻松应对耶律齐的狠辣进攻。《神雕》原著是这么写的:“耶律齐连变数招,始终不能将史叔刚击退,心下暗暗骇异,这人只是神雕侠手下的一名走卒,已然如此了得?”
谢逊教张无忌武功口诀的第一句是什么?
这七伤拳,不练也罢。每人体内,均有阴阳二气,金木水火土五行。心属火、肺属金、肾属水、脾属土、肝属木,一练七伤,七者皆伤。
出自《倚天屠龙记》第八章 穷发十载泛归航
作者:金庸(查良镛)
无忌想问爹爹为甚么跟义父比拚掌力,见母亲连连摇手,便忍住不问,说道:“义父,你把这‘七伤拳’教了我好么?”谢逊摇头道:“不成!”无忌好生失望,还想缠着哀求。殷素素笑道:“无忌,你不傻吗?你义父这门武功精妙深湛,若不是先有上乘内功,如何能练?”无忌道:“是,那么等我练好了上乘内功再说。”
谢逊摇头道:“这‘七伤拳’不练也罢!每人体内,均有阴阳二气,金木水火土五行。心属火、肺属金、肾属水、脾属土、肝属木,一练七伤,七者皆伤。这七伤拳的拳功每练一次,自身内脏便受一次损害,所谓七伤,实则是先伤己,再伤敌。
我若不是在练七伤拳时伤了心脉,也不致有时狂性大发、无法抑制了。”张翠山和殷素素此时方知,何以他才识过人,武功高强,狂性发作时竟会心智尽失。
扩展资料
谢逊,是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的人物,字退思,在明教四大护教法王「紫白金青」中排行第三,因其满头金发,又擅长「狮子吼」,故绰号「金毛狮王」年轻时全家惨遭师父成昆灭门,为此不惜滥杀无辜引出成昆。因用「七伤拳」击杀空见神僧,而终生愧疚。
以「狮子吼」将王盘山群雄全部震成傻子,抢夺屠龙刀,后狂性大发,双目被殷素素所毁,与她和张翠山三人流落冰火岛。义子无忌出生后,重拾人性,把毕生武功绝学秘诀教予他。廿年后被「紫衫龙王」接出,和义子重遇,后又被囚于少林寺中。张无忌率明教硬闯少林寺,谢逊大败成昆后,拜渡厄为师,归于佛门。
七伤拳崆峒派传世武功,后来明教金毛狮王谢逊夺得《七伤拳谱》 古抄本,终于练成。此拳法出拳时声势煊赫,一拳中有七股不同的劲力,或刚猛、或阴柔、或刚中有柔,或柔中有刚,或横出,或直送,或内缩,敌人抵挡不住这源源而来的劲力,便会深受内伤。
谢逊曾以此拳击毙少林神僧空见大师。但这七伤拳倘由内力未臻化境的人来练,对自己便有极大伤害 。故而他不希望张无忌练此伤人先伤己的武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谢逊
谢逊的七伤拳天下闻名,到底有什么厉害之处?
一、谢逊为何选择“七伤拳”?
金毛狮王谢逊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本是个有情有义的热血男儿,岂料被师父成昆陷害,搞得身败名裂。不过最后的解决他顿悟了,费了一身武功,洒脱皈依。
提到谢逊就不能不提到“七伤拳”,想来狮王当初去崆峒派偷《七伤拳谱》也是为了报仇,那为什么不偷学少林的武功,而要偷学“七伤拳”呢?
文章中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众所周知,天下武功出少林。习学少林上乘武功,是每个习武之人的梦想。常理讲想提高自身的功夫,偷学少林武功才是第一选择;但狮王却选择了崆峒派的“七伤拳”,又是什么样的原因促使他这样做呢?如果细读金庸的《倚天屠龙记》,书中描述还是可见端详的。
书中提到过,谢逊报仇心切,而少林武功最注重的则是循序渐进,打基础就要用上很多年。谢逊的目标并不是成为天下第一人,又怎会静下心来,慢慢的习练少林武功呢?所以另辟蹊径,找到一些进展快威力又大的绝学,来达到速成的目的;比较起来,崆峒的“七伤拳”反而优势很大。
作为崆峒的镇派绝技,“七伤拳”的威力不容小觑,此拳法出拳时声势煊赫,一拳中有七股不同的力道这一点,就远远不是其他功夫所能比拟的;更重要的是,这种拳法和他师父成昆的“霹雳掌”非常的相似。
想必狮王想要学会“七伤拳”后,在与师父成昆对打的时,先用霹雳掌迷惑对方;然后在出其不意的情况下使出“七伤拳”,打一个措手不及,起到一招致命的效果。
文章中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二、“七伤拳”的威力大不大?
那狮王既然已经选择了“七伤拳”,“七伤拳”到底厉不厉害呢?答案是肯定的。当年狮王以此神功杀了空见,虽然是偷袭,但是当初狮王内力不足,功夫没有大成。
再后来,谢逊收张无忌为义子后,把七伤拳传给了张无忌;并在维护明教力斗崆峒派高手时,张无忌用九阳神功推动七伤拳技压崆峒五老,再用九阳真气暗助宗维侠解除部分内伤,最后以德服众人。
文章中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上述可见,“七伤拳”确实有它的威力,当初崆峒派掌门人木灵子也是以“七伤拳”威震天下的。一拳中有七股不同的劲力,或刚猛、或阴柔、或刚中有柔,或柔中有刚,或横出,或直送,或内缩,敌人抵挡不住这源源而来的劲力;即使敌人抵挡了第一股劲,抵不住第二股,抵了第二股,又很难挡住第三股劲力,以此类推,“七伤拳”可不是虾兵蟹将就能对付的了的。
三、打“七伤拳”,真的 “伤人先伤己”吗?
其实“七伤拳”并不是不能练,只是习练“七伤拳”需要个先诀条件,那就是内功一定要非常高。 当初“七伤拳”创始人崆峒派掌门人木灵子,以“七伤拳”名扬天下之后,寿至91岁。而狮王在传给张无忌,张无忌因为也有“九阳真经”和“乾坤大挪移”傍身,内力充沛,还可以用自身的纯阳内力,替被“七伤拳”伤了的人疗伤。
文章中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反观,狮王为了报仇,费尽心机从崆峒派手中夺得“七伤拳谱”,就心急火燎地练了起来,待觉察到内脏受损之时,已经无法挽救。又因为这一路拳法声震江湖,是以更加爱不释手,愈陷愈深,伤了心脉,因而不时狂性大发,无法抑制;
同理崆峒派名宿宗维扬练了七伤拳后,肩头的云门穴轻时有隐痛,上臂青灵穴时又是麻痒难当等症状,也是内功不够强行修炼所致。所谓“七伤”,乃是先伤己,再伤人这样的话,还是因为习练者,过于急功近利的结果。
金派武学之“七伤拳”
"七伤拳"是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崆峒派传世绝世武功,是由崆峒派的开派祖师木灵子所创,曾持之威扬天下,寿至九十岁。
此拳法出拳时声势煊赫,一拳中有七股不同的劲力,或刚猛、或阴柔、或刚中有柔,或柔中有刚,或横出,或直送,或内缩,敌人抵挡不住这源源而来的劲力,便会深受内伤。敌人抵挡了第一股劲,抵不住第二股,抵了第二股,第三股劲力他又如何对付?
人体内有阴阳二气、金木水火土五行,所谓“七伤”,便是这七种伤害,七伤拳之名便由此来.。但这七伤拳倘由内力未臻化境的人来使用,对自己有极大伤害,伤人也伤己。内功达到很高深的境界,练了才会对身体有好处。每人体内,均有阴阳二气,人身金木水火土五行。心属火、肺属金、肾属水、脾属土、肝属木,一练七伤,七者皆伤。这七伤拳的拳功每深一层,自身内脏便多受一层损害,所谓七伤,实则是先伤己,再伤敌。
后来崆峒五老内功不足却强练,因此人人暗伏内伤,反倒从他们手里夺去秘笈的谢逊更将这门拳法发挥的淋漓尽致,而张无忌则辗转由谢逊处知悉七伤拳要诀,在维护明教力斗六大派高手时,在崆峒五老面前炫耀七伤拳功。
人体内有阴阳二气,金木水火土五行,心属火、肺属金、肾属水、脾属土、肝属木,一练七伤,七者皆伤。
五行之气调阴阳,损心伤肺催肝肠。 藏离精失意恍惚,三焦齐逆兮魂魄飞扬!
“损心诀”、“伤肺诀”、“摧肝肠诀”、“藏离诀”、“精失诀”、“意恍惚诀”、“七伤总诀”
七伤拳是很有意味的一种拳术,掌握了它的人可以同时发出或刚猛或阴柔的不同劲力,摧伤敌人脏腑,拳力复杂,吞吐闪烁,变幻万端,威力惊人。
金毛狮王谢逊练的就是这个功夫。谢逊武功应属一流,其人威武雄壮,心思敏捷,犹如战神金刚。而性烈如火,偏执极端,无视凡庸。他是明教的代表人物,本师从混元霹雳手成昆。成昆爱恋师妹,却为阳顶天强娶,心怀愤恨,加之权欲炽盛,便从高徒谢逊——一个爱激动、爱走极端的年轻人身上入手,先奸杀他的爱妻,再杀他全家,诱他复仇。谢逊果然入套,寻仇未果,便四处杀人,嫁祸于成昆,激他出面,却不知落入成昆计中,明教事业固然废弃,而滥杀无辜,为祸江湖,更损害明教声誉,使明教成为天下公敌,人神共愤,天怒人怨,帮助成昆实现着罪恶目的。
谢逊就是在这样的时候抢到《七伤拳谱》,开始修炼七伤拳的。这时,他内力不济,又一心复仇,因而变态杀人。这很有意味:没有足够内力的谢逊强练七伤拳,当然是损伤心脉,神智癫狂,凶性难抑;没有足够的人生经验、对大是大非缺少分辨能力的年轻狮王一心寻仇,杀人无度,当然是给他自己留下了如内脏受伤一样的精神祸根。没有雄厚内力的谢逊也正是没有仁慈德性的狂狮,拳力越大,为祸愈烈,伤己越重;复仇愈切,损德愈深,为害愈惨。当人们伤害他人的时候,看似消灭了对手,清除了对头,其实损人从未利己,害人必将害己,这是天理。
佛性不足的谢逊以恶抗恶,求武技之高明,求报仇之痛快,却坠入魔道,越陷越深,渐渐使自己变成了野兽妖魔。他疯狂失智,全然不知所有的伤害,只能使自己受到更大的伤害。他击出的每一拳,都在摧肝损肺,击向自己的心脉。
伤害他人从不能使一个真正的人受益。伤害别人使人异化,使人变成世界的敌人,变成那个原本是人的自己的对头和敌人,变成与自我分离的异类,伤己与伤人是同时发生的。因此,谢逊非但没有报得了仇,反而成了敌人的工具,成了成昆实现其罪恶野心的最好帮手,帮他除去了无数武林好汉,帮他损毁明教的声威,帮他为明教树敌,帮他混淆乾坤,破坏世界,好让他乘虚而入,有机可乘。而谢逊自己得到了什么?他使自己变成了武林公敌,人人欲得而诛之,他使自己时时狂性大发,如同疯魔,人性全无;他使自己为无谓的争斗瞎了双眼,孤苦无依;他使自己从一个优秀青年变成了一个血债累累、走投无路的大魔头;他使自己成了野兽和魔鬼。“一练七伤”,这就是那欲以无比威力——暴力伤害别人而终于反噬自己的七伤拳!
当然,真正的源头在成昆那儿,在阳顶天的霸道那儿,他们的邪行败道,成了成昆复仇的“缘”,他们埋下的恶因,成了谢逊练拳的动机来由。想想吧,这样的恶根能长出什么果子来!
谢逊是在内力不足时强练七伤拳的,是啊,他的确是内力不足。恶带来恶,善导致善,惟有断绝恶根,才能避免恶果;惟有放下屠刀,才能立地成佛;惟有回头,方才有岸。所以,当谢逊在少室山顶勇猛出击,以牙还牙,刺瞎成昆双眼,废去他一身武功,大仇得报之时,也是那恶根被挖去的时候。那时,狮王平静地承担了所有的血债,他向人们请罪,要求最严厉的惩罚,无怨无恨地接受了命运。仇心已泯,他对自己的损伤方告结束,七伤拳的使命就此完成。于是,谢逊废去一身武功,立地成佛,遁入空门。
空见神僧曾劝他回头,但孽根不除,劝说无用,空见只能指望自己将那些罪孽承担起来,超度成昆与谢逊二人灵魂。空见的死是谢逊回头的第一步;空见武功至高而对谢逊的攻击决不躲闪还击,这种“非暴力”的反常态度,将谢逊的思考方式从那惯常的以武逞强的轨道上拖了出来,让他进入了一个从未涉足、难以置信的新天地——充满人性光辉的温暖的人生境界,故而空见那佛一般的死在谢逊心中唤起了久已消失的人性。当邪恶失去了落脚点,当恶的力量发泄而出,得不到它所期待的反作用力,恶便陷入了“空无”!空见以至高无上的人性光辉点燃了谢逊心中微弱的人性之烛,使这头狂怒凶暴的狮子在纯真的人们(张翠山等)面前复萌了人性。而待成昆真相毕露、谢逊大仇得报,则使谢逊得到了彻底的“空”。谢逊终于“谢”离了武林,谦“逊”成佛,得“空”之真谛——即无仇敌,何来复仇?即不复仇,何必伤人?即不伤人,又何能伤己?七伤拳之害,至此尽“空”。七伤拳由此演绎了谢逊的一生,成了谢狮王由人变魔、由魔成佛的人生故事的象征。
张无忌练成九阳神功,内功沛然,兼之心地仁厚爱人,所以,七伤拳到了他手中,非但不会“一练七伤”,损伤脏腑心智,反而手到拈来,成了化解争斗、调和矛盾的手段,他让同谢逊一样激切的、修为不足而以七伤拳逞能的崆峒一派长老们心服口服,绝恶念,结善缘。张无忌不以七伤拳害人,用雄浑内力演示出来,既给各位长老以真理,更能慈悲为怀,比武是名,助他们疗伤是实,诚心相待,从崆峒诸老身上拔除了七伤拳带来的伤害和为人行事中的戾气。
九阳神功和仁爱之念,使伤人伤己的七伤拳变成了无害于人的技艺,所以,张无忌能借着唐文亮的发问,指出真凶成昆。
七伤拳,一个关于人性的妙喻。
空见大师死时说谢逊练成七伤拳还是打不过成昆,这到底为什么,成昆有嫩厉害吗?
成昆用九阳升级了内功,而谢逊却因练七伤拳而受了内伤,这一消一涨之后,谢逊的内功成了劣势,即使不瞎,被成昆耗死也只是时间问题。
谢逊
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的人物,字退思,因为头发呈淡金色,故而又被称为“金毛狮王”,是明教四大护教法王之一。
谢逊满头金发,魁伟雄奇,文韬武略,性烈如火,全家被师父成昆所杀,不惜滥杀无辜引出成昆。曾杀少林空见神僧,终生愧疚。
谢逊的粗犷狂暴中最能体现生命原始张力的美感,像青铜塑像一样厚重苍茫,悲壮雄浑,他有着最深切惨痛,涕泪纵横的生命体验,一种痛楚和粗鲁折射出对人生最真实的爱和失望。渴望生活的炽热内在情感,使谢逊的境界脚踏痛苦而提升。
成昆
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的反派人物,武功极高,极富智谋,绰号混元霹雳手,擅长混元功。为达一己私利早年投靠蒙元朝廷,成昆和前明教教主阳顶天夫人私通被发现,阳顶天因此走火入魔而死,夫人自杀,他深深不忿,向徒弟明教法王谢逊展开报仇计划,最终他家破人亡,激他杀人如麻,想通过谢逊满手血污扰乱明教。
成昆所学武功颇杂,擅长混元功、霹雳拳、幻阴指,后投入少林寺学得少林九阳功。张无忌曾推测成昆武功不亚于少林三大神僧,可见成昆武功要高于空闻禅师、宋远桥、杨逍、谢逊、殷天正等人。与玄冥二老在伯仲之间。
七伤拳
是「崆峒派」传世绝世武功,此拳法出拳时声势煊赫,一拳中有七股不同的劲力,或刚猛、或阴柔、或刚中有柔,或柔中有刚,或横出,或直送,或内缩,敌人抵挡不住这源源而来的劲力,便会深受内伤。
后来明教「金毛狮王」谢逊夺得《七伤拳谱》古抄本,终于练成。曾以此拳击毙少林神僧空见大师。
谢逊的武功绝学
狮子吼
狮子吼,乃是少林寺秘传稀世奇功之一,此功为人体丹田内气外发,发声吐气之功法,功成之后遇敌交手,发功呼啸,则犹如讯雷疾泻传出数里之外,令敌肝胆剧烈,心惊胆战,毛骨悚然,往往一声长啸即使对手不战而败。谢逊曾利用此武功使得王盘山上众人变成痴呆 。
七伤拳
崆峒派传世武功,后来明教金毛狮王谢逊夺得《七伤拳谱》 古抄本,终于练成。此拳法出拳时声势煊赫,一拳中有七股不同的劲力,或刚猛、或阴柔、或刚中有柔,或柔中有刚,或横出,或直送,或内缩,敌人抵挡不住这源源而来的劲力,便会深受内伤。谢逊曾以此拳击毙少林神僧空见大师。但这七伤拳倘由内力未臻化境的人来练,对自己便有极大伤害 。
七伤拳并不是不能练,只是练七伤拳有一个先诀条件,那就是内功一定要非常高。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