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的主人公——蔺相如》
完璧归赵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故事,它发生在战国时期。而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便是蔺相如。
蔺相如原本只是赵国宦者令缪贤的门客。当时,秦国国君秦昭王听说赵国得到了一块珍贵的和氏璧,便派人给赵王送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取和氏璧。赵王接到信后,非常为难。他既不想把和氏璧交给秦国,又害怕秦国以此为借口攻打赵国。于是,赵王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
在大臣们都束手无策的时候,缪贤向赵王推荐了蔺相如。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智勇双全,他可以担当此任。”赵王听了缪贤的推荐,便召见了蔺相如。蔺相如对赵王说:“大王,如果秦国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取和氏璧,而赵国不答应,那么赵国就理亏了;如果赵国把和氏璧交给秦国,而秦国不给赵国十五座城池,那么秦国就理亏了。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去秦国,如果秦国把十五座城池给赵国,我就把和氏璧留在秦国;如果秦国不给赵国十五座城池,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赵国。”
赵王听了蔺相如的话,非常高兴,便任命蔺相如为使者,带着和氏璧去秦国。蔺相如到了秦国后,将和氏璧献给了秦昭王。秦昭王看到和氏璧后,非常高兴,他拿着和氏璧在大臣们面前炫耀,却只字不提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取和氏璧的事情。蔺相如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知道秦昭王根本没有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取和氏璧的诚意。
于是,蔺相如走上前去,对秦昭王说:“大王,和氏璧虽然是一块珍贵的宝玉,但它也有一些瑕疵。请让我指给大王看。”秦昭王信以为真,便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拿到和氏璧后,后退几步,靠在柱子上,怒发冲冠地对秦昭王说:“大王,您想得到和氏璧,却没有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取的诚意。现在和氏璧在我的手里,如果您一定要逼迫我,我就和和氏璧一起撞碎在这根柱子上!”秦昭王看到蔺相如如此勇敢,害怕和氏璧真的被撞碎,便连忙向蔺相如道歉,并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取和氏璧。
蔺相如知道秦昭王只是在敷衍他,他并没有真正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取和氏璧的诚意。于是,蔺相如对秦昭王说:“大王,和氏璧是赵国的国宝,赵王在送和氏璧来秦国之前,举行了隆重的仪式。现在大王也应该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我才能把和氏璧交给大王。”秦昭王无奈,只好答应了蔺相如的要求。
蔺相如回到宾馆后,立即派人乔装打扮,带着和氏璧从小路偷偷地回到了赵国。秦昭王按照蔺相如的要求,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准备接受和氏璧。可是,当他派人去蔺相如的宾馆迎接和氏璧时,却发现蔺相如已经带着和氏璧回到了赵国。秦昭王非常生气,但他又无可奈何,因为他知道,如果他攻打赵国,赵国一定会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且赵国还有蔺相如这样的智勇双全的大臣。
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他的勇敢和智慧,也体现了他对赵国的忠诚和热爱。他用自己的行动,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和利益,赢得了赵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同时,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时,我们不能畏惧退缩,而要勇敢地面对,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去战胜敌人。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