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故事》
在一个古老的村庄里,住着一位名叫屈原的诗人。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和人民,但是当时的国王却不听取他的建议,还把他赶出了宫廷。
屈原非常伤心,他来到了汨罗江边,一边走一边吟诵着自己的诗歌。他的心情非常沉重,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国家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就在这时,屈原突然听到了一阵哭声。他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个年轻的女子正坐在江边哭泣。屈原走过去,问她为什么要哭。
女子告诉他,她的丈夫是一名渔夫,几天前出海捕鱼,但是一直没有回来。她担心丈夫已经遭遇了不幸,所以才来到江边哭泣。
屈原听了女子的话,非常感动。他决定帮助女子寻找她的丈夫。于是,他和女子一起沿着江边寻找,一边寻找一边呼喊着女子丈夫的名字。
他们找了很久很久,终于在江的中心找到了女子的丈夫。他已经死去了,但是他的脸上却带着一丝微笑。女子看到丈夫的尸体,悲痛欲绝。她抱着丈夫的尸体,放声大哭。
屈原看到这一幕,也非常伤心。他想起了自己的国家和人民,也想起了自己的遭遇。他觉得自己和女子一样,都是受害者。
于是,屈原决定用自己的生命来唤醒国王和人民。他回到了江边,写下了一篇篇感人的诗歌,然后抱着一块石头,跳进了汨罗江中。
女子看到屈原跳进了江中,也跟着跳了下去。她想要和屈原一起死去,但是却被周围的人救了起来。
人们听到了屈原的故事,都非常感动。他们纷纷来到江边,向江中投放粽子和鸡蛋,以纪念屈原。从此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来到江边,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以纪念屈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屈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和爱国者。他为了自己的国家和人民,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纪念。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