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来历》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其中,最为人们所知晓的一段传说,是为了纪念 2000 多年前投江而死的我国伟大诗人屈原。
相传,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他非常爱国,但是由于当时的楚国国君昏庸无能,导致国家日渐衰落。屈原多次向国君进谏,希望他能够励精图治,但是都没有被采纳。最终,屈原在绝望中投江自尽。
为了纪念屈原,人们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喝雄黄酒等。其中,吃粽子和赛龙舟是最为重要的活动之一。
总之,端午节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节日。它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