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说,有机里分位亲油基与亲水基,像羟基是亲水基,碳链是亲油基甲醇碳链小,此时亲水作用强,而戊醇碳链长,此时亲水作用小于亲油作用,溶解度变小。
水与醇均具有羟基,彼此可以形成氢键,根据相似相溶的原则,甲醇乙醇和丙醇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但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烷基对整个分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从而使高级醇的物理性质与烷烃近似4~11个碳的醇为油状液。
戊醇与水的氢键的强度是差不多的他们在水中溶解度的差别主要是因为戊醇的碳链比较长碳链疏水所以溶解度比较低or相同质量的乙醇和戊醇,乙醇与水形成的氢键的数量多,所以溶解度大。
极性分子,但是极性小的物质很多都不溶于水。
因此,烷烃难溶于水乙醇能溶于水是由于乙醇分子中有羟基,乙醇和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醇和水的分子间形成氢键,放出能量,同时这两种分子互相混合,混乱度增大,熵值增高,二者都能使自由能降低,使溶解过程自发进行所以。
戊醇含有羟基,羟基是亲水集团,所以戊醇在水中溶解度较大。
戊醇含有一个OH基团OH基团在水中可以与HOH形成H键而戊烷不含亲水基团,因此戊烷在水中溶解度较小,而戊醇在水中溶解度较大。
二者溶解性完全不同3戊醇和3戊酮具有不同的溶解性,3戊醇易溶于水,3戊酮不易溶于水,所以两者的溶解性不同3戊醇和3戊酮可以使用溴水进行鉴别,溴水退色的是3戊酮,发生了加成反应。
分子中碳原子为1~3的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比如甲醇,乙醇,丙三醇就是甘油碳原子数为4~11的为油状液体,部分溶于水 碳原子更多的醇就是固体了,不溶于水,给分吧。
因为有的有机物含有易溶于水的官能团即亲水基团有OHCHOCOOHNH2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通常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 再解释下 难溶于水的官能团即憎水基团有。
一般来说羟基是亲水基和水形成分子间氢键,烃基卤原子硝基酯基等是憎水基,所以醇醛羧酸氨基酸单糖二糖易溶于水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包括油脂都难溶于水,其中烃一氯代烃酯。
正戊醇的溶解度不可能比正丁醇的大,你一定是看错了或者是写错了有机化合物的溶解度是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下降,这是规律。
鉴别乙醇钠,戊醇钠时加水 有分层现象的是戊醇钠 因为醇钠会水解 生成醇和氢氧化钠 而四碳以上的醇是不溶于水的 另外 向苯酚钠中通CO2会出现浑浊。
3正戊醇硝酸氧化法由正戊醇在沸腾的浓硝酸中先发生消除反应,失去一分子水而生成烯烃,烯烃再进一步被硝酸氧化而失去一个碳原子,生成正丁酸4发酵法以淀粉和糖蜜为原料,采用丁酸菌发酵法可制取丁酸和乳酸丁酸的。
1戊醇,又称正戊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5H12O,为无色液体,微溶于水,溶于丙酮,可混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主要用作有机合成,也可用作涂料溶剂非铁金属的浮选剂,锅炉用水的止泡剂密度。
皂苷一般可溶于水,易溶于热水,稀醇,难溶于石油醚,苯,乙醚等亲脂性溶剂皂苷在含水正丁醇或戊醇中有较大溶解度,可利用此性质从含皂苷水溶液中用该溶剂进行萃取。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