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90年朱元璋以“知逆谋不发举,狐疑观望怀两端”,将77岁的李善长以及一家七十余人全部处死2吉安侯陆仲亨 濠州人,17岁就加入了朱元璋义军1370年陆仲亨被封为吉安侯曾因事被降为指挥使,但不久恢复爵位朱元璋经常;朱元璋的开国大臣中只有汤和沐英耿炳文等极少数人没有死于朱元璋的屠杀 死的有 1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魏国公徐达洪武十七年,太阴犯上将,帝心恶之达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达长子辉祖赍敕往劳,寻;蓝玉作为开国功臣常遇春的弟弟,是洪武时期的主要将领之一他本来是在军中颇有威望,偏偏不知收敛,自恃功高,骄横不法,引起朱元璋极大的不满,终于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诛杀了蓝玉,在这个案件中被;第三位西平候沐英沐英是朱元璋的义子由朱元璋抚养成人,情感上朱元璋对他还是有恻隐之心的,沐英自己也表现的十分忠心,所以最后没有杀他第四位武定候郭英郭英的姐姐是朱元璋的宠妃,功勋满满但他从来不居功自傲;被朱元璋错杀的这位清官名叫道同,是河北河间人道同是有名孝子,在洪武初年被当地推荐做官,担任太常司赞礼郎,后来出任广东番禺知县番禺这个地方事务繁杂,非常难治理,特别是当地的驻军非常蛮横,“数鞭辱县中佐吏;我个人认为惩罚这些官员是有必要的,但是朱元璋同志把这些官员都杀了,惩罚确实太过分了何况这些官员,就像郑世礼说的,不是韭菜,割了就能马上长回来这也造成了空印案后明朝的国税工作受到影响,一些清官也因为这起案件;您好在朱元璋手下做官是很难的,诛杀功臣无数,无论是功臣还是奸臣最后都难逃一劫李善长冯用李文忠胡惟庸蓝玉付友德这些算是有名的,徐达常遇春因为恶疾英年早逝,免了这一刀洪武四大案真的是诛杀官吏上。
2、导致朱元璋误杀了为官清廉并且深受百姓爱戴的清官县令道同后来朱元璋知道了实情后悔不已,便派人去把朱亮祖和他的长子朱暹押到自己面前,当庭用鞭子活活地把他们抽死了,并且下令把那些恶霸全部处死,除了念及朱亮祖有功给他;郭桓仅仅是一个朝廷从二品的官员,竟然好胆,贪下了堪比朝廷一年的财政收入,总计两千多万石粮食,怎叫朱元璋不愤怒查必须狠查彻查连一个清官贪墨几十两白银都难以忍受的皇帝,怎会坐视如此贪得无厌的硕鼠存在呢于;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朱元璋诛杀功臣们朱元璋到底杀错了哪些功臣因为朱元璋所创功业的巨大与辉煌,又因其屠杀开国功臣的恶名,所以朱元璋一直是中国古代最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之一24岁时赤手空拳参加农民军,40岁时登大宝坐拥天下。
3、2胡惟庸 胡惟庸自身是很有才干的,受李善长推荐,成为朱元璋的心腹,在明王朝建立后担任左丞相,成为百官之首但胡惟庸并不满足,结党营私,准备谋反但朱元璋何等人物,又岂会被胡惟庸得逞,所以胡惟庸被杀就在情理之中;顺序如下1朱元璋诛杀廖永忠简单来说,就是投靠自己时间越短的,就会越早被杀朱元璋第一个杀掉的是廖永忠,理由是“僭用龙凤等违法之事”不过,这或许只是其中一部分,廖永忠曾经“窥探朕意”,在小明王韩林儿的;洪武二十三年 1390,有人告发李善长交通胡惟庸情状,朱元璋又将当时已经77岁的李善长赐死,并诛 杀其家吉安侯陆仲亨延安侯唐胜宗靖宁侯叶升因牵连于此案亦被杀洪武二十六年1393正月,又兴蓝玉案蓝玉以谋逆罪。
4、武定侯郭英,他一开始是朱元璋的亲卫,一直都深受朱元璋信任,即便是被御史弹劾,朱元璋也没有猜忌于他,郭英也得以善终除了他们两位,其他的50位侯爵,全部被朱元璋以各种各样的罪名诛杀,真的是令人唏嘘而朱元璋册封的3位。
5、说到明朝刚正无私的清官,或许大家立马会想到海瑞,不过海瑞是明朝中期的官员了,早在朱元璋建国之初,也有个清官,他不畏强权刚正无私,可惜最终被小人害死,而主要还是朱元璋一时大意,就害死了这个忠心耿耿的官员,此人正是。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