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州郡划分地图(晋朝州郡县划分地图)

历史 0 83

隆中对时,诸葛亮提到了天下各势力的分布情况,用的应该是天下九州的总图以前玩三国类游戏时,好像有一件宝物叫“九州全舆地理图形本”,可能就是那个;晋武帝结束了三国时期近百年的战乱,于是对天下州郡重新进行合并划分,但是基本保留了三国的州制,对于原蜀汉和辽东等较难管控的地区实行进一步的划分,建立了十九个州但是西晋的统一十分短暂,仅三十多年后就面临灭亡的局面,在此期间又分出。

你好,朋友,很高兴有机会回答这个问题,目前我只找到东汉的州郡划分地图,地形地图没有找到,先将找到资料的地图发给你,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三国州郡状况沿袭东汉,基本没有变化。

三国九州豫州 治所谯qiáo,安徽亳州,所辖今豫南部东部皖北部苏西北角及山东西南角 兖州 治所昌邑今鲁金乡县西北,所辖今山东西南部,豫东部和苏西北角 徐州 治所郯tán,郯城县西南,后迁下邳;针对这种情况,灭吴以后,西晋采取两项重大措施罢州郡兵以归农颁布占田制 西晋地图可参考1tn=baiduimagepv=word=%CE%F7%BD%FA%B5%D8%CD%BCz=0。

1司隶潼关弘农郡洛阳虎牢关官渡隘口武关平阳河东郡河内郡 司隶之地,天子之所,至刘秀定都洛阳后,将此处单独划出一州,隶即是属的意思,司为掌管之意,当时天下分三公为极人臣,三公所管为司;三国行政区划制度与东汉末年极为相似,唯各州刺史州牧的权利进一步增大,三国机要人物诸如刘备曹操诸葛亮等都曾担任州牧 州的划分,以东汉十三州为基础,但是又有少数拆分州郡的情况194年,东汉将凉州东部与司隶西部合成雍州,213年。

晋朝的行政区划沿袭了两汉及三国设州郡县乡亭五级晋朝统一孙吴後,将汉朝的十三州改为十州继续承袭了东汉末年奠定的州郡县三级制晋武帝结束了三国时期近百年的战乱,于是对天下州郡重新进行合并划分,但是基本保。

晋朝行政区划二十一州

夏商周分封制方国诸侯国秦朝郡县制郡相当于省县隶属于郡每郡平均下辖二百县西汉郡国并行制郡侯国与其同级按级下辖 县道邑东汉州制首创州制行政监察区,在 郡。

去买中国地图出版社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八卷本482,简装本只要42,还有一种郭沫若编的上下册只要50元左右,缺点是对农民战争,阶级斗争过份介绍。

东汉及三国时期的州郡划分大致如下天下分为十三州,另有洛阳一地称为司州或司隶三国时期,各国为方便管理,对部分郡县又做了重新划分,下有叙述 因此“州”是大于“郡”的,至于“八十一州”和“四十一州”的说法,可能是演义的作者。

1冀州,起自黄河壶口,涉及今山西河北河南等省部分地区,地为白壤2兖州,起自黄河下游济水,涉及河北河南山东,地为黑壤3青州,起自渤海泰山,涉及河北山东半岛,地为肥沃白壤4徐州,起自。

青州山东地区扬州浙江,江西,福建地区交州广东,广西地区雍州陕西,宁夏,甘肃地区凉州青海,甘肃地区充州河南,山西地区司隶山西,陕西地区荆州湖北,湖南,江西地区东汉末年地图。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孙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三国鼎立的雏型1曹魏疆域曹魏的疆域在曹操时即大幅发展,至曹丕称帝建国后定型,约占有。

晋朝州郡划分地图(晋朝州郡县划分地图)

晋朝州郡划分地图图片

功,豫州牧镇李闰,荆州刺史镇陕,其州郡之名并不可知也然自元帝渡江,所置州亦皆遥领初以魏该为雍州刺史,镇酂城,寻省,侨立始平郡,寄居武当城有秦国流人至江南,改堂邑为秦郡,侨立尉氏县属焉康帝时,庾翼为荆州刺史,迁镇。

西晋政区制度承袭东汉末期的制度,为州郡县三级制于三国曹魏时期有司豫兖青徐冀幽并雍凉荆扬十二州,灭蜀汉后分益州置梁州265年西晋代曹魏后,分雍凉梁三州之地设秦州,后分益州地。

东汉末年东汉末年,地方多事灵帝中平五年189年,朝廷选重臣出任刺史,称州牧,掌一州军民州从监察区变为行政区至此,中国地方行政由原本的郡县两级制度变为州郡县三级制十三个州部为司隶校尉部治雒阳。

相关推荐:

网友留言: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